当我想起夏天-作文【精选4篇】

作文一:《当我想起夏天》 窗外的蝉在烈日的照射下声声作响。偶一阵微风吹来,引来一股茉莉花香,轻轻一嗅,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想起了那年夏天,想起了外婆的庭院,可真…

作文一:《当我想起夏天》

窗外的蝉在烈日的照射下声声作响。偶一阵微风吹来,引来一股茉莉花香,轻轻一嗅,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想起了那年夏天,想起了外婆的庭院,可真令人留恋。

夏天,外婆的庭院,有浓郁的花香。

外婆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生于乡野,长于田地,她们的童年没有玩具、绘本和游戏,大多时间都是在田间劳作,唯一的乐趣,便是在休息时轻摘几朵小花轻轻别在耳旁。

每逢放假回到外婆家,大老远便嗅到浓郁的花香,我不由加快了脚步。走到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抹流动的绿,木门上攀爬着藤蔓,努力地向上伸展,几朵淡紫色小花点缀其中,倒是添了几分诗意,外婆从木门里缓缓走出,盈着笑意,接过我沉重的行李。走进院里,花香肆意扑鼻,让人卸下一身倦意,只想流连花海,拥抱自然的芬芳,四周一望,无名小花争奇斗艳地开放,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轻轻巧巧的茉莉,米白的花瓣,鹅黄的花蕊,香味甜而不腻。这样的花,怎不惹人怜爱呢?

夏天,外婆的庭院有香甜的西瓜。

“老早知道你要来,我这心啊可盼着呢!”外婆刮刮我的鼻子慈爱地说道。“外婆我也想死你啦!”外婆从屋里搬出小板凳,手里端着一盘红彤彤的西瓜,缓缓向我走来:“西瓜都给你留着呢!”望着盘中红彤彤的西瓜,心中顿生暖意。

外婆的庭院,有她儿时的故事。

每次回家总喜欢拉着外婆温暖的手有说有笑,而外婆喜欢询问我学校的生活、学习。而我,便是最期待外婆讲述她儿时的放事。

夜幕降临,月亮朗朗挂在星空,耳边是亲切的蝉鸣与外婆温柔的话语声:“我们那个时候啊,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傍晚夕阳落山才休息,就像你小时念的课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勤快可就没饭吃。村里的青年男女们无聊了便在山上唱山歌,那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咯!”说完外婆便哼着小曲进屋去了。

我曾问过外婆为什么要种花,外婆总说:“现在条件好了,个个都去大城市生活,那里虽是热闹却少了味道,与我们那时是不一样了咯!”

原来外婆的回忆,是轻推木门发出的吱呀声;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是少男少女们浪漫的歌声,亦是庭院浓郁的花香。

每当我想起那年夏天记忆中的茉莉花,也总能带上我的思念,飘到外婆的庭院,拂去她脸上的汗珠……

 

作文二:《当我想起夏天》

只要一提起广州的夏天,我就有一种眩晕窒息的感觉。

广州的夏天永远是那么漫长、酷热、濡湿。毒辣的太阳,随时都可能把人烤化,而潮湿的空气,又让人身上永远粘着湿漉漉的臭汗。虽然经常会来一场狂风暴雨,但暴风雨也不能褪去一丝暑气。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里,每个人应该都跟我一样,渴望一个有“空调、WiFi、西瓜”的藏身之处。

然而今年广州的夏天,更是雪上加霜(准确地说,是火上加炭)。由于疫情的原因,出门和在学校上课必须佩戴口罩,这无异于让蒸笼变成了高压锅,没过多久就觉得胸口发闷,像是被掐住脖子,喘不过气来,脸上的汗水也很快就把口罩浸湿了。但疫情防控是铁打的命令,容不得半点松懈!所以虽然很难受,我也只能在心里抱怨一下。

然而很快,我就为我内心的这点小抱怨而深感羞愧了!

这一天傍晚,我和家人一起冒着酷暑去社区排队做核酸检测。虽然已经是傍晚,但没有一丝微风,白天的暑热丝毫未减。我站在蜿蜒的长队之中,烦躁的情绪和满身的汗水一样,逐渐累积。就在我感觉忍无可忍之时,我看到了队伍尽头的医护人员。

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他们的头上、脸上和身上都裹得严严实实!!防护服一看就是那种密不透风的材质,难以想象,在那样的防护服中,我能坚持几秒钟?!但我知道,他们从早上就开始在那里为大家做核酸检测了,他们的身体应该已经浸泡在汗水之中一整天了!他们就是在这套令人望而生畏的防护服中忙碌了一整天,虽然显出一丝疲惫,但动作依然麻利,态度依然耐心。

我凝视着这些医护人员,内心波澜起伏,之前的烦躁和抱怨早已烟消云散!做完了核酸检测,我回望他们的身影,回到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网上关于广州抗疫的新闻和图片一条条一张张撞入我的眼帘,撞入我的内心。倾盆大雨的广州街头,医生打着伞坚持给一位大爷做核酸检测,旁边的助手把塑料凳子顶在他头顶遮雨;进驻芳村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顶着烈日躺在小区的空地上休息片刻;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从里面倒出水来;当医护人员的队伍在街上行进时,两边楼房的市民自发地呼喊“谢谢”;在某大学的凌晨时分,学生们自发用手机的灯光照亮道路,守护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离开……

在朦胧的泪眼中,那些白色的浅蓝色的身影,仿佛变成了一个个体贴亲切的“大白”,一个个长着翅膀的天使,一个个强大威猛的超人,他们不仅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挡住病毒,而且为我们挡住了酷暑,挡住了风雨,让盛夏的广州,充满了平安、宁静和清凉。

当我想起夏天,当我想起广州的夏天,我想起的不再是酷暑和烦热,而是我们的广州天使、广州超人负重前行,带领我们一起营造的这份岁月静好,这个热血沸腾、众志成城的夏天。

 

作文三:《当我想起夏天》

当我想起夏天,就会想起太姥姥的小院。

喇叭花爬满篱笆,夜来香浅吟低诵,指甲桃灼灼其华——这是太姥姥家的小院。

小院之小,竟让我确信它是白驹过隙的现场——那个时候,阳光在太姥姥家小院停留的时间基本就是这样——一霎儿就掠过去了。尽管如此,太姥姥却在那小院一住几十载。

夜来香的种子像极了一枚枚微型小地雷。这一枚枚小地雷,总是在清明甫过,就被太姥姥沿着西厢房的墙根种下。兴趣来时,太姥姥便会颠着她那三寸金莲小脚、寻来些柴火木棍,象征性地插起一圈篱笆。几根稍长些的树枝,会延伸到墙边,正好成了喇叭花攀援的媒介。于是,一到夏天,这一方小花园里便热闹起来。

某一年心血来潮,太姥姥还会见缝抽针地种几棵指甲桃。指甲桃的种子如大米粒,小小的椭圆,颜色呈深褐色,一向生命力旺盛。在喇叭花与夜来香争奇斗艳之际,指甲桃便以自己健硕的枝蔓灼灼其华,大朵大朵的花儿如玉兰,怒放整个夏天。最早被勾住脚步的,除了蜜蜂彩蝶,就是七八岁的小丫头们,她们的臭美本性被慌不迭地逗引出来:夏天昼长,天色尚未晚,便三五成群、相约结伴,急急跑到田头沟边。夏天雨水充沛,洼里的野草长势凶猛,那饱满丰润的荷叶,正好合了小姐姐们的意。她们大把大把地掐了来,备下视为珍宝的白矾。等到浅夜渐渐织上自家小院,织上天空,便急急捧了瓷碗,轻轻放入肥硕的指甲桃花瓣,用小刀刮了矾末进去,慢慢碾碎了。随着花瓣碾作花泥,便袅娜出浓浓花香。趁着汁水正多,轻轻敷在被逐一打磨过的指甲上,然后精心用荷叶密密实实扎裹起来,那份精致,细如刺绣。待得手指被逐个包起,便蹑手蹑脚上床囫囵躺下,怀着无法抑制的兴奋、紧张,期待第二天晨起时十指如桃花般惊艳。

偶尔,太姥姥也会少女小情怀窃露,趁孙女们不备,将两个大拇指指甲染得灿如红霞,并且会与孩子们比试谁染得更美。

时过境迁,太姥姥家的小院儿已封进过往的岁月。今年立夏时节,我又回到老家,太姥姥已经不在了,曾经的小院,被大片的新社区所替代。新社区装扮精致,如待嫁新娘,刚刚绞过脸,梳过发。初夏的风从耳边吹过,我又想起了太姥姥家的小院。夏天的小院,盛满花香,笑语,盛满孩子们的乐趣、太姥姥的怡情、十年前的光阴……

那时候,天真的很蓝,小院很小,却常常有银亮亮的月光来串门……

当我想起夏天,就会想起太姥姥的小院,那份思念,格外强烈。

 

作文四:《当我想起夏天》

一阵琴声,一个身影,滴滴感动在心湖漾开,圈住了时光的美好。那个夏天,宛如骄阳,斑驳在心,我又一次想起。

暑假,坐标台州市恩泽医院。

旅游偶感风寒,无奈前去就诊,大厅里的人忙碌、疲备、焦虑。我皱了皱眉,忽被一阵隐约的琴声吸引。目光穿过喧闹,在医院的角落找到了声音的源头。

眼前的一幕着实让我有些吃惊。坐在钢琴前的竟是一位老先生。藏青色的中山装有些发白,满头的银发矍铄地立着,带着一些军人的刚强和坚定。然而,微微佝偻的背,皱纹里藏着的从容,指尖流淌的琴声,又带着艺术家的柔软和内敛。其实,曲子弹得并不流畅,是大家熟悉的《喀秋莎》,但感情却是连绵的,“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我不禁跟着低声吟唱起来。很多遐想也翻涌而来。他为什么会在此弹奏呢?是为家人痊愈而欣喜,还是给自己战胜病魔以勇气?……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源源不断地袭来。但,不管怎样,在这琴声里我听到了一个沧桑的老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这,就足以打动我了。

我想上前询问,但又止住了脚步,我不忍打断这样的美好。钢琴边,匆匆而过的人们似乎依然忙碌、疲惫、焦虑。但我却坚定地认为,谁会真正忽视这样的美好呢?疲惫之余、焦虑之余,他们一定也和我一样在心湖泛起一丝动容吧?

走出医院的时候,天很蓝,似一块被熨平了的蓝缎子;风很暖,荷塘里的水皴得那样皱,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心中,也有一些小小的感悟:生活的美好是什么?就是在心里安放一个个黑白的琴键,倘若悲伤来临,这些小小的琴键就会弹奏起一曲曲治愈的歌谣,奏得很美,浸得很深,飘得很远。

当我想起夏天,心湖间,便又会荡起那阵琴声,望见那个身影,点点感动随之漾开,好暖,好暖。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