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1:施人玫瑰,手留余香
娄毅
当我们在不经意间犯错误时,总希望有个人能及时为我们指正;当我们生病时,总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人为我们嘘寒问暖;当我们在人生路上坎坷向前,跌跌撞撞时,总希望有一个人能搀扶我们一把,帮我们拍去身上的尘土,对我们说:“加油孩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而这个堪称我们一生中的引导者的人,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仅仅是一颗露珠,但却充满了我们心灵的那片海洋。
转眼间,高中三年的时光马上便要走到尽头,回头望望,竟有些许不舍。往年送高三学哥学姐的我们俨然已经变成了低年级学生的学哥学姐,听着广播站放的那首《一帆风顺》乐曲,竟也有了一丝丝伤感。
还记得高一刚刚报到的那一天,看着领队的老师,我还在想,学校怎么派了这么老的老师当领队,能整明白吗?可后来我了解了,这个老师不但能整明白,而且一切都很明白,她,就是我的班任俄秀珍老师。
年过半百是她的真实年龄,但从她顽强的性格和做事强硬的作风上一点看不出来。
高一陪着军训,冬天陪着跑操,积极鼓励班里的每一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她身体力行,向班里所有学生诠释了着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拼!
记得一年的冬天,学校办大绳比赛,因为人数的问题,俄老师也决定参加,但因为冬天地滑,加上她常年的骨刺,在一次跃起之后,落地时没有站稳,单膝重重地跪在地上,那一瞬间,我们生怕出什么意外,但俄老师却笑了笑,拍拍灰尘,又接着跳,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似的。但我们清楚,怎样的疼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俄老师一直用不服输的精神诠释着她的人生。
包括我在内,班里总有一些不法份子,每次犯一些低级的错误,都使俄老师很生气,但气过之后又用温暖的话语教导我们,其实她每次生气时,心脏都难受的要命,但听不到她向我们抱怨的声音,即使有也掘指可数。她就是这么一个要强的女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在教我们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地丰盈自己。她会不断地向学生学习,但更多地是向我们传授着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施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便是对俄老师最好的评语。
恩师愿您“桃李满园”。
范文2:奋斗的青春
四年前的金秋时节,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来到了北京九中。踏入校门后无论在学习上或者在生活上处处受到老师们的帮助和关怀。有不会的题向任课老师求教,他们总是细致入微地给我们讲直到我们想通,从不厌倦。当我们生病时内派老师不分昼夜把我们送到医院,从不嫌累。我认为,九中就是支撑我们远走高飞的那股风,正是因为九中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才得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还记得预科那年我们去冰川馆参观,我看到几位老爷爷在练书法就去他们旁边请求他们能否给我写几个字,过不久笔力劲挺的几个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现在我眼前,当时我很开心,就立马找朋友们看。张老师也在那儿,她看到我那张纸就问我:“你想考中国政法啊?”我说:“老师听说中国政法的法律系特别厉害,我想拼一拼。”老师说:“好,我支持你,只要好好努力一定能考上!”听完这句话我内心十分激动,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似乎在一步一步地与我拉近距离。
从高一那年开始整个年级的学习氛围就不一样了。一天到晚都在学习,想放松却又不想放松,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咬牙坚持。高二那年我们部分同学插班到本地班,接触了新的环境。一开始的我有点胆怯不敢跟他们交流,但后来发现同学们都很热情,然后就慢慢地开始融入到了这个温暖的团体。高三那年我们都为战胜高考而奋斗,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不停地刷题。但是这一年是最让我怀念的,在班里觉得撑不住的时候同学之前彼此安慰,拉着对方去操场跑跑步,减减压。当然还有老师们,他们一一给我们分析我们我们的成绩,帮我们找漏洞,全心全意给我们教导。高三我语文成绩一直不好但是邵老师从未放弃过我,有些时候下自习后都留在办公室给我讲题,成绩出来时从不埋怨反而一直给我鼓励,想到这些我心中涌出两个字——感恩。感谢同学们的帮助,感谢老师们的教导,感谢九中的关怀!
就这样我们对四年的九中生活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砺身砺志,博爱博学”的九中精神,在青春的路上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