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人民教师父亲-写人作文1800字

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上最好的中学,我的父亲不顾脸面地在别人面前下跪,一个男人表现得有多卑微,他对我的爱就有多伟大!   我考了全县第19名 我的父亲是一名…

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上最好的中学,我的父亲不顾脸面地在别人面前下跪,一个男人表现得有多卑微,他对我的爱就有多伟大!

 

我考了全县第19名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他对我和姐一直很严厉,印象里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不像别人的童年,我的童年回忆更多的是父亲辅导作业时的严厉画面。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的一惯态度是: “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要靠读书走出大山!”知识改变命运,就是父亲从小告诫我的人生道理。

我从小比较争气,一直是父亲的骄傲,从小学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考了全县第19名,本可以进入全县最好的中学(县一中)上学。

不幸的是,这一年恰巧遇上县一中的高中和初中分校,也就是说,初中要独立出来,成立新的“实验中学”。每一名学生都要缴纳至少一万元的“建校费”,而这“一万元”在九十年代对于一户普通农村家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它成了阻碍我进入县一中上学的不可逾越的高山。

 

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父亲微薄的薪水难以支撑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我家的老房子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是那种土砖瓦房,房子早已残破不堪。每次下大雨,屋子里面就会下“小雨”,一家人慌乱地用锅碗瓢盆在屋内到处接水滴。有一次,因为下大雨房间里一面土墙的泥土砸下来,把我全家吓得惊魂未定。我记得每次下大雨,我母亲总是把家里的锄头和大的铁器往屋外扔,嘴里还念念有词: “老天爷,保佑全家平安无事。”因为我母亲生怕家里的房子被暴雨淋塌方了,无奈地采取了这种“封建迷信”的做法。

筹借入学费

即便如此,我父亲依然坚定地想着把我送进县一中读书。那些年,我父母没日没夜地辛勤劳动,通过种地和养猪存了一些钱。但面对一万元的入校费,总是不免让人黯然伤神,因为家里所有的储蓄加起来也才5000多元。那年暑假对我家人来说,是最无奈和心酸的时光。父母每天想的是如何筹钱,每天都如坐针毡。

我记得那年暑假,我父亲每天都早出晚归地去亲戚朋友家借钱,他比较好面子,基本不会带我一同前往,但我总能通过他回来时的表情猜测到他当天的收获。随着一天一天入学时间的临近,父亲似乎越来越焦躁不安。父亲给学校校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 “家里比较穷,而我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也优异,但由于一万元建校费实在难以筹借,请求学校宽限一段时间,让我先入学读书。”但我们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入学报道

时间一晃到了入学的那一天,我和父亲拎着大袋的生活用品和背着一床棉被,乘着大巴车赶往了县城“实验中学”入学报道。

和所有的新生一样,我带着好奇和兴奋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县一中校园。但又跟他们不同的是,我仍然“前途未卜”,因为家里只筹借到了9000元,剩下1000元难倒了“英雄汉”!

父亲却假装乐观,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打算再找校长谈一谈。我们找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口,父亲却没有让我进去,而让我在外面看着行李。碰到校长后,父亲表明了身份,说明了来意,却被校长无情地拒绝了“延迟缴纳建校费”的请求,他说: “如果都像你这样,那学校还要不要招生了?”父亲灰头土脸地从办公室出来了,也许这不是他第一次碰壁了,也许他早有预料,他仍旧乐观地对我说: “走,到你美丽姐家里走一趟去。”

美丽姐是我们村里的邻居,她年纪二十多岁,我经常叫她美丽姐,她现在县城里做生意。我父亲与她的父亲关系似乎比较铁,我们也是关系比较好的邻居,父亲以为凭借这层关系借1000元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父亲特意买了一些新鲜的水果,到了美丽姐家已是中午了。美丽姐见到我们登门,也挺“热情”地招呼我们。“叔,今天什么大风把您吹来了?”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上下扫描了一眼我父亲的穿着,眼神流露出不屑。父亲说: “今天带儿子来一中来开学报道的。”

父亲直奔主题,说明了“借钱”的来意。美丽姐很清楚我家里的情况,一栋老房子,家庭的收入也非常低,村里人因此很多都瞧不起我们。美丽姐生怕我们借钱之后还不起,用“生意周转困难”的借口拒绝了我们。父亲好话说尽,也没能让美丽姐松口,最后我父亲干脆跪下了。美丽姐见到如此状况,便借口说打个电话问问她爸妈有没有钱,让我父亲先起来。我看到父亲如此卑微地下跪,心里一阵酸楚,眼泪也控制不住地往下流。美丽姐背着我们打了一通电话,之后,仍旧表现很无奈地说她没有钱可借。为了缓和气氛,她说让我们留下吃中午饭,但是被我父亲拒绝了。

写到最后: 最后因为差1000元入校费,我没能如愿进入县城最好的初中就读,但我从来没有怨恨和责怪过我的家人,而是更加坚定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父亲那一刻地卑微,表现出了世间最伟大的父爱。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