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不说,就像你爱我,你也不说”—想要写给父亲的话
记忆像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耐人寻味,印象里我的父亲没有强壮的身体,还常年伴有胃痛,关节炎,牙痛;没有显赫的人脉,但身边有常伴多年的好友;没有书生气质,但有敢说敢做的性格......
究竟是我参与了你的生命,还是你陪伴了我的人生旅程,无妨,终归是有幸得您护我周全
那一年他29,我7岁。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对小时候的印象总是很模糊,只有些零零碎碎的记忆。小时候的父亲,样貌真的是很年轻,高高瘦瘦的身体,母亲老是开玩笑说父亲丑(现在也是),但在我小时候的眼里父亲是清秀的。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每逢过节或者家里有事的时候才会回来,所以小时候我和弟弟跟母亲偏亲。再者,父亲的大嗓门在邻里街坊是出了名的,小时候的我和弟弟只要一看到父亲严肃或者瞪眼就会被吓哭,更别说像跟母亲那般去交谈了。所以,小时候跟父亲是有距离的。
那一年他37,我15岁。
在这一年之前所有的日子,父亲给我的印象仍然是严父,但在这一年,母亲生病了。肺炎折磨着她,大概是姥姥因为肺炎去世吧,父亲仿佛在害怕母亲离去,这段时间内变得很憔悴,本来就不胖的他又瘦了好几斤。病房里,父亲从不愿离开母亲,生怕一离开就会见不到似的,打水打饭洗漱都是他,但期间也是必须有人陪着,他说不放心交给别人,他小心翼翼的照顾着母亲。记得有一次我放假去看母亲在陪床的时候太累睡着了,父亲看到后大发雷霆说我不细心。我虽然感觉有点委屈,但也没反驳什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柔情的一面,印象中也是第一次看到了他满脸慈祥的模样,我想在那一刻母亲也是幸福的。很幸运的是母亲躲过了这次病灾,我至今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母亲从医院回家那天,一路上母亲的脚没有沾过地,就连进家门都是父亲抱着进来的,一向不喜欢在别人面前秀恩爱的父亲在那天特别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以前车马慢,书信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同年,家里把住了好多年的平房拆了准备盖小楼房,我们一家人搬去住在另一家小平房里,父亲亲自设计了楼房的结构,每天和工人们一起起床,和工人一起动手,平日生活里粗心大意的他细心的“照看”着这个他建立起来的新家。那段时间里我看着他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脸上也是满满的愁劳,每天都是灰头灰土的回来,本来头发就稀少的他像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我开始心疼他,慢慢理解了他身上的责任和重担。
那一年他40岁,我18岁。
都说十八岁是梦一般的年纪,十八岁对很多人来说是青春,是励志,是让人向往和怀念的。然而花样年纪的我在拥有青春期的热情奔放的同时也有的叛逆和好奇心理,所以青春期的我没有任何防备和征兆早恋了。当然,这些不久就被学校知道了并通知到了家长,我当时因为还没有放假,所以在学校给父亲打了通电话,从号码拨出去的那一秒开始我的心里就十分忐忑想着父亲批评我的各种情景和生气的言辞,终于电话那头电话接通了,父亲一听是我的声音叹了口气立马把电话交给母亲了,这是令我最惊愕的,母亲接过后无奈的批评了两句就挂电话了。这件事后直到好久母亲才告诉我,父亲那一宿都没有合眼,他不停地念叨着“就不听话,什么也不清楚万一被别人骗都不知道......”,当听到这句话后,我的眼泪瞬间留下来,原来他只是在担心我,我却只顾自己的委屈而没能理解他的想法。原来父亲也是在时刻为我操心,只是不想母亲那般直接,露于言表中,他的爱是沉默不语的。(有一天我会再告诉父亲,年少时喜欢的那个男孩子我找到了,是很上进有担当的一个人)
那年他43岁,我21岁
2015年我读大学了,相比读高中我离家更远了,好在没出省,因为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说过不能出省,得在他看的见地方,我独自在外他不放心,刚开始我还有点埋怨。但是越长越大的我却越来越感觉离不开家,每隔半个月就得回趟家看看。到了大学每次打电话也是打到父亲的手机上,每次父亲都要嘱咐我“在学校吃好点”,“没钱了就说话”,“天冷了多穿点衣服”......父亲越来越像母亲。我也变得喜欢和父亲谈学校里边的趣事,喜欢和父亲谈生活上的不如意,也喜欢偶尔和父亲开开小玩笑拌拌嘴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也让我感觉到我这个小棉袄在之前的好多年里都没有暖到父亲,好在现在知道了也不算太晚。前几天过生日,因为在学校没能回家,所以发短信告诉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父亲回给我:希望你天天开心过好每一天,时刻保持一颗善良心。我越长越大,父亲却越来越像个小孩,所以以后会换我来保护他。
奶奶告诉我,父亲是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太爱玩儿了,心思没在学习上,但他从小开始就自己鼓捣电器,自家或邻家的电器谁家坏了都是找父亲来修,父亲也总能修好,要是实在修不好的就会把好的零件买回来自己换到别的电器上,所以那时候的父亲是所有男生青春时的样子,是喜欢自己动手鼓捣的类型。可是不学习也着实让爷爷奶奶上了不少火,但这样成了父亲想让我和弟弟好好学习的原因,他总会那他自己的例子来教育我们,虽然经常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但我能看出他的遗憾。
现在的我和父亲
大学毕业后的我和父母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想念他们。每次的电话内容变了,父亲总爱跟我唠唠家常时不时的问一句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总是搪塞过去,因为自尊心和责任感总在提醒我只有工作稳定下来才能开始去照顾他们。记得之前学课本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时还不太理解那种情感,只认识到是在歌颂父亲。直到现在,看着父亲日渐变白的头发和瘦弱的身体,我真切的感觉到他真的老了,他再不会像儿时那般把我背在肩上。我不禁回忆起自己每次离开家和父亲从我这里离开的时候,父亲的背影,那种不舍,无奈和难过。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要懂得。而我的愿望也很简单—望安康!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父亲最青春灿烂的时候是什么模样?我的父亲啊,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当你老了,眼眉低垂,换我来守护你保护你。
他普普通通却是我的超级英雄;
他不善言辞却努力奋斗为我倾其所有;
他一直把严肃写在脸上,却也把温柔化为行动。